武则天和李治育有四子两女,每个孩子都深得李治的宠爱,尤其是他的儿子们。除了早逝的安定公主外,其他五个孩子中,武则天与其中四个儿子之间均有过较为温情的互动。然而,唯独第五子——李治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却几乎与母亲武则天没有任何深厚的母子情谊,且最终悲剧收场。更有历史学者猜测,李贤或许并非武则天的亲生子,而是李治与武则天姐姐私通所生,为了掩盖这一丑闻,李治将他抚养在武则天名下。李贤的命运,让唐代人纷纷猜测:若他未曾去世,或许武则天的登基之路将不会如此顺利。
那么,李贤为何会在与母亲武则天的权力斗争中败北?他究竟是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这一切的答案或许藏在他复杂的身世与命运之中。
展开剩余85%李治历来忌惮“诸子夺嫡”的事宜,这个对他父亲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亲手剿灭兄弟、篡位的记忆挥之不去。李治也深知,自己能登上帝位,正是因为两个同母兄长在争位过程中双双落败,甚至丧命。为了避免同样的局面重演,李治始终想确保皇位的继承能平稳过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严密监控着儿子们的一举一动。
曾被废太子的李忠,因母亲武则天提出他有叛变之心,李治毫不犹豫地送上了致命的毒酒。年仅14岁的李贤与13岁的弟弟李显一同玩耍,竟在其中兴致勃勃地请求才子王勃为他们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李治看到后大怒,立即将王勃驱逐出长安,认为他在此时火上浇油,挑拨兄弟之间的关系。李治对儿子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极为敏感,生怕其中的争斗让他们产生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思,威胁到帝位的稳定。
然而,令人生疑的是,尽管李治如此防范自己的儿子们,他却在太子李弘尚且健在时,悄然将部分太子权力授予了李贤。公元671年,17岁的李贤与20岁的李弘,二人已经是皇帝李治的继承人,李治却决定将尚书省的日常事务交由李贤裁决。虽然李贤并未被正式任命为尚书令——唐朝六部之首,但李治此举显然是要扶持李贤,意图削弱太子李弘的权力。李治这个精明的帝王,为何会放任李贤积累权力?是否他在为李弘日渐虚弱的健康状况做准备?对于李治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无奈的“未雨绸缪”。
李弘一直是李治的心头宝,他聪明、仁孝,且年幼时便开始以太子身份稳坐东宫,极具政治天赋。但可惜的是,李弘自幼身体虚弱,尽管李治倾尽心力,动用皇家最好的医疗资源,也无法改变李弘身体的困境。李治深知,太子若再不具备足够的健康和体力,势必会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因此,他在心中早有打算,一旦李弘不能继续履行太子职责,他必须尽早培养继任者。李贤便因此被迅速推上了前台。
到了675年,李贤开始独立主持政务,尽管他比李弘年轻且经验不足,但李治看到了他在政务上的能力,毫不犹豫地任命他为监国,让李贤逐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李治眼中,李贤的健康、能干以及年轻的优势使他成为未来接班的有力人选。而李贤也不负众望,顺利处理政务,赢得了大臣们的一致好评。然而,这一切并未让武则天感到安心。作为一位以权谋定天下的女皇,武则天早已习惯了权力的掌控。李贤活力十足,显然让她感到了威胁。
武则天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李贤逐渐挑战她在朝中的权力。李贤刚刚接过太子的身份,便开始着手大规模注释《后汉书》。此举不仅在文化上增强了他的声望,更是以间接的方式触及了历史上东汉王朝外戚干政和女主称制的敏感问题。对于武则天而言,这一选择显然带有了暗讽意味,她无法容忍李贤在政治文化上有所突破,以此来与她争夺权威。
紧接着,武则天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手段来限制李贤。她不断通过书信和责骂来打压李贤的威望与信心,并且派人散播李贤并非亲生的流言蜚语。这个传言的内容更是令人震惊:李贤或许是李治与武则天的亲姐姐韩国夫人的私生子,而这一切是为了掩盖丑闻,才将他收养在武则天名下。
这条谣言的传播,使得李贤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对他来说,生母是否为武则天,这个问题似乎一直悬而未解。他或许已经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世,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冷遇。无论如何,母亲武则天对待李贤的态度似乎从未真正温暖过他,甚至从未对他表现出真正的母爱。是否李贤真如传言所说,并非武则天亲生?甚至连李贤自己也无法确定。
而李贤的困境还不止于此。一个名为明崇俨的神棍人物,也在朝中引起了风波。明崇俨凭借其“神医”之名赢得李治的信任,但他更擅长的却是传播与李治政治相关的迷信言论。明崇俨对李贤的面相进行了评断,并指出他无法继承大统,表露出极为明显的偏向性,且这些话很快便传到李贤耳中,进一步加深了李贤内心的焦虑。
终于,公元679年,李贤陷入了致命的政治危机。明崇俨被杀,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李贤被怀疑为幕后黑手。随即,李贤东宫被搜出几百具铠甲,这一证据让他无处辩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有谋反之心。在这种情况下,李治选择了旁观,并未对李贤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最终,李贤被废除太子之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性人物。
尽管李贤的故事至今未能得出确凿的结论,他的命运却始终笼罩在母子权力斗争的阴影之下。或许,李贤与母亲武则天之间从未有过真正的亲情纽带,而这也成了他政治失败的根源之一。
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李贤的悲剧是皇室内斗和母子情深的双重考验。李治在一片亲情与权力之间,始终选择了保持距离,武则天更是毫不犹豫地将李贤推向了不可逆的悲剧命运。
发布于:天津市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