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女王张茵,再度调价。
7月15日,她实控的玖龙纸业,正式执行新一轮调价,东莞、泉州基地的瓦楞纸价格上调30元/吨。
这已是过去半个月以来,她发出的第三张调价函,涵盖主要核心产品。官方给的理由均为,“运营成本上涨”。
她一手创立的玖龙纸业,总部位于东莞,号称亚洲最大造纸厂。这几年,其纸品价格低位运行,盈利承压,玖龙市值在160亿港元左右徘徊,较高点下跌超7成。
在起伏不定的市场中,张茵开启“小步快跑”式调整。
“我们预估,这次龙头纸厂上涨,是试探性拉涨的过程。总体市场仍处于僵持阶段。”卓创资讯纸业分析师李莉向《21CBR》记者分析。
成本承压
张茵和玖龙所处的造纸业,是一个强周期性行业,价格随行就市,与宏观经济变化息息相关。
其主要原料木浆、废纸,部分依靠进口,供应不稳定,价格波动也大。张茵身处产业中游,两头挤压,局面被动。
2021年以来,纸厂产能持续释放,而下游需求消化不足。为保住份额,张茵不断地降价、提价,谨慎寻找平衡。
开年以来,玖龙带头多轮提价,6月回落后,不到一个月又开启新一轮涨价。
李莉告诉《21CBR》,7月以来,主要原料废旧黄板纸的月均价,环比下滑0.66%,而瓦楞纸环比降幅达1.41%。
“原料成本降幅小于产品降幅,说明行业利润承压。”李莉认为,除了成本因素,当前需求相对疲软,对玖龙等的业务支撑性有限。
据她观察,目前主要是龙头企业在落实提价政策,中小纸厂并未跟进。
产品长期低价运行,张茵确实承受较大压力。
2024年7-12月,玖龙产品平均售价约2930元/吨,同比下跌4%,较2021年跌幅超两成。
好在,降价促销后,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截至上年末,存货降至95亿元,同比减少6.47亿元,成品周转天数降至20天。
张茵坦言,纸业市场整体尚未完全恢复。
据卓创资讯统计,以瓦楞纸价格为例,2025年1-6月处于震荡下行,均价处于近五年同期低位。
李莉预计,拐点或在9月前后。
“国庆和中秋期间可能是一个订单释放节点,8月下旬下游客户可能就会启动补库,届时供需关系会有所改善。”她解释。
熬过低谷
张茵家族,统帅玖龙纸业近30年。
董事会7名成员中,6名来自她和丈夫刘名中一系,两大家族牢牢占据着66.36%的股份。
现年68岁的张茵,行事低调,多年未公开露面。早在2006年,她便以270亿元财富,登顶胡润榜女首富。
据2025年胡润百富榜,张茵身家缩水至235亿元。好在,其家族已慢慢熬过至暗时刻。
她掌舵的这家造纸巨头,九成收入靠包装纸,如牛卡纸、高强瓦楞芯纸、白卡纸等。
受行情下行影响,2023财年,一度亏损达23.8亿元,是上市17年来首次亏钱。
去年开始,张茵感受到市场暖意。
“旺季催化叠加出口增加,包装纸需求温和改善,景气度从底部渐进回升。”她在财报中称。
她带队主动破局,拓展市场、提升盈利。
比如,进军高档产品,扩产高端牛卡纸、食品级白卡纸、高档文化纸等,避开低端市场价格战。
同步向管理要效益。在原料端,其运用大数据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及运行效率,紧密追踪原料及成品纸市价格,调整产销策略。
2024年7-12月,玖龙销量1140万吨,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为334.6亿元,已接近高峰期。同期,毛利增长18%,净利同比大涨1.2倍,达6.69亿元。
只是,距离高峰期半年净赚40个亿的水平,依然相距甚远。
提产扩表
张茵期待掌握更多主动权。
她以废品回收起家,早年造纸,以进口废纸为主要原料。2021年禁废令实施后,转为自给自足,提高原料供给能力,这项成本约占造纸厂总成本的六成。
生意顺遂时,她提前布局上游,收购美国四家浆纸一体化工厂,在海南建立再生资源贸易回收公司。
低谷之际,她加码产能扩张,推进浆纸一体化战略,将整合协同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下游包装等业务,平抑外购成本波动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
张茵已在广西北海市、湖北荆州市投资扩产,年设计产能包括木浆305万吨、白卡纸及文化纸370万吨。
以上项目,预计在今年二季度建成投产。届时,公司纤维原料总设计年产能将达到819万吨,造纸产能将达2537万吨。
体量较大的广西北海项目,主要生产高档包装纸、食品级替塑白卡纸等附加值产品。
据称,其总投资超350亿元,包括5条制浆生产线和8条造纸生产线,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2025年满产后,预计总产能可达750万吨,年产值700亿元。
张茵加大重资产投入,玖龙大幅扩表。
截至2024年末,其总资产达1433亿元,较两年前增加近300亿元,大部分增量来自物业、厂房及设备。
债务压力随之而来。
到去年12月底,玖龙总负债增至1433亿元,近一半来自贷款,整体负债率超65%。
百亿下注,张茵相信,中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利好因素,将支撐包装纸行业需求。部分机构普遍认为,周期底部信号已现。
产能先行,张茵只待顺风来。
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