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寻找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3):HR+_HER2-BC:多种新机制药物有望延长免化疗生存期
报告共计:63页
HR+/HER2-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新机制药物进展总结
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60%~70%,其核心治疗手段为内分泌治疗(ET)与CDK4/6抑制剂(CDK4/6i)的联合方案。然而,该领域仍存在显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一线治疗进展后缺乏有效手段,特定突变患者(如ESR1mut)二线治疗获益有限,且CDK4/6i耐药后尚无新靶点药物获批。
在 endocrine治疗方面,雌激素信号通路是关键靶点,现有芳香化酶抑制剂(AI)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如氟维司群存在耐药问题,ESR1突变是主要原因之一。新一代口服SERD(如艾拉司群、Camizestrant)和ER PROTAC(如Vepdegestrant)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克服耐药的潜力,尤其在ESR1mut患者中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
CDK抑制剂领域,CDK4/6i与ET联用显著延长了一线治疗的PFS,但耐药后缺乏后续药物。新型CDK4i(如Atirmociclib)通过提高选择性降低血液学毒性,有望优化一线治疗;CDK2i则针对CDK4/6i耐药机制,在联合治疗中显示出协同效应,延长耐药患者生存期。
展开剩余78%其他新靶点药物中,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如PI3Kα抑制剂、AKT抑制剂)已获批用于特定突变患者,显著改善疗效。表观遗传靶点KAT6i(如PF-07248144)通过下调ER表达,在后线治疗中展现出优异有效性。此外,TROP2/HER2等靶点的ADC药物因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有望占据内分泌治疗后线、化疗前线的治疗生态位。
总体而言,HR+/HER2-乳腺癌的治疗正通过新机制药物的研发与序贯应用,从延长“ET+CDK”基石治疗时间、推迟化疗使用两方面提升患者免化疗生存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发布于:广东省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